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机械 >

#尾巴旅行# 一生必去一次,走在西藏朝圣的路上

来源: 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8-10-22 点击:

旅行不像它看上去的那么美好,只是在你从所有炎热和狼狈中归来之后,你忘记了所受的折磨,回忆着看见过的不可思议的景色,它才是美好的。

每个人在他的人生发轫之初,总有一段时光,没有什么可留恋,只有抑制不住的梦想,没有什么可凭仗,只有他的好身体,没有地方可去,只想到处去流浪。

如果五年作为一个节点的话,现在距我第一次背包长途旅行已经过去五年了。曾经坐着最便宜的火车或者搭车,住着最便宜的青旅就是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曾经幻想说五年之后写写自己旅行的故事和感受,作为一个仪式感的礼物送给自己,所以...

五年时间里,大学到毕业到北京工作到换工作,太多事情值得用文字记录下来,但最感慨的还是我的旅行,可始终有一个遗憾,就是还未走进去的西藏。

几乎每一个背包客都有一个西藏梦,仿佛一提到“西藏”二字,就觉得那里很神秘很神圣。前些年去过了四川、甘肃、青海的藏区,对藏族文化也有一些了解,可牵动我必须要走进西藏的只有一个——阿里的冈仁波齐。去年上映的电影《冈仁波齐》,在我朋友圈里关于冈仁波齐和转山的事话题讨论的很少,很遗憾,更遗憾的是大家知道张杨导演是因为那篇刷爆朋友圈的《张杨导演,我爱你》。

第一次出去旅行是2013年夏天,那会在路上就听到关于国道318,关于那片雪域高原,关于西藏的各种故事,很向往。但前几年有一股西藏热,全去西藏了,俗不可爱。于是为了“装逼”,2014年一个人直奔新疆,当时新疆三起暴乱,穿越了新疆的沙漠公路-独库公路-喀什到帕米尔高原的中巴公路-阿克苏-伊犁-霍尔果斯-出疆到敦煌...

2015年跟朋友川子一起搭车又去了青海-甘南-川西色达等地的藏区。今年是2018年,偶然也或许是必然在between jobs这个节点,来到了这片雪域高原,来到了冈仁波齐。

准备了一周在网上买了旅行装备,带上护照、冲锋衣,背起已经沉睡了三年的登山包,出发了:

坐着最慢的火车,带着最平静的心情,我知道路上会有很多故事和风景在等着我,也知道会有很多挑战和危险也在等着我。

远离喧嚣的城市,面向旷野,寻找那份久违的纯粹,然后不留遗憾的一定要走到冈仁波齐转山。

到达了拉萨,在拉萨办签证的时候在拉萨尼泊尔大使馆碰到几个自驾的朋友,然后问了问路线基本相同就一起拼车自驾了,一路开车去的边境吉隆口岸(15年尼泊尔地震,318的终点站樟木口岸关闭了)出境去了尼泊尔,把车放在了口岸陆路到的加德满都,然后尼泊尔玩完回来一路开车到的冈仁波齐。

这是去往冈仁波齐路上拍的一张照片:你到不了的远方,我帮你把故事带了回来。

因为拼车的几个朋友他们是去新疆,所以到了冈仁波齐我就下车了,他们继续往新疆的方向走了...

到达冈仁波齐的时间是下午四点左右,冈仁波齐跟北京有两个小时时差,晚上九点才天黑,时间还够,准备出发了。

没有音乐的旅途和没有旅途的音乐都是不完整的,听着朴树的《No fear in my heart》。收拾收拾装备把多余的东西寄存在了冈仁波齐山下塔钦镇的青旅里,在超市买了点糖果和红牛,买了一卷风马旗,就踏上了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路程52公里的转山路,心里暗自感叹:牛 逼!

一个人出发到了检票口,站在山脚下的转山路上,就看到了很多虔诚的藏民在匍匐叩首,粗燥黝黑的皮肤下,有着最清澈干净的眼神,心无杂念,这是她的高贵所在。

左手边远远望去可以看到纳木那尼峰,因为纳木那尼峰时常被浓雾包围着,能看到它的真面目也是很幸运的,纳木那尼像它的名字一样柔情似水,含情脉脉地与神山冈仁波齐峰遥遥相对。

纳木那尼峰和冈仁波齐之间是玛旁雍错,海拔458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传说是神山冈仁波齐的妻子,并称“神山圣湖”。

站在转山路上,给老于发了一条正在匍匐叩首转山的藏民视频,老于发过来一句话:我们开始转山吧(电影冈仁波齐最后一句台词)。

转山路上很多藏民在转山,碰到他们我都会双手合十说一句:扎西德勒。他们也会回一句:扎西德勒。这里很多藏民是不会说汉语的,只有一些上学的孩子是会说一些汉语。

走了四五公里绕过来就可以看到冈仁波齐峰了,感觉触手就可以摸到,看到它第一眼的时候,说不出来的感动。

说进西藏说了四五年,这四五年已经看了太多中国大大小小的风景,而这次旅途的最后一站冈仁波齐,我只想安安静静的转山。

跟着上图的几个藏民一起转山,他们不怎么会说汉语,”扎西德勒“打了个招呼就跟着他们一起走喽,二逼的是觉得自己体力好还背着单反,因为高原反应走几步就特别喘了。前一天早上还在海拔七八百米的尼泊尔,一路开了两天半的车直接到了海拔4600以上的冈仁波齐,走五分钟歇一分钟,走五分钟歇一分钟,喘不过气,缺氧头疼。

在地上坐着休息的时候,碰到了三个驴友也来转山,打了招呼认识一下大家就一起转山了,三个人正好是来自江浙沪,包邮地区。

出发没多久就开始一路下小雨,跟小马哥和Echo从晴天一直走到了雨天,冻的很冷,我高反很严重头疼的厉害,走的比较慢,一直落在后面,还有一大哥已经掉的更远了。

第一天我们徒步了20公里左右,晚上十点钟才到达补给站,住在了海拔5000米的宾馆,晚上吃了点泡面就赶紧休息了,晚上高反的根本睡不着,就睡了一个多小时然后在床上翻身、头疼、眼睛疼一直到了天亮,太特么难受了。

第二天醒来小马哥说和他们一起的掉队大哥打了救援电话回去了。跟我说实在头疼高反厉害就往回走吧,前面还要翻5600的垭口,路不好走,高反发生意外的话叫车都叫不来,下次有机会再来也可以。犹豫了一会,我心想“有那么严重吗?”结果半路亲眼目睹了有个印度人猝死了,因为前后都是山路,车进不来,吸氧抢救无效,吓坏我了,阿弥陀佛...

(转山路上的住宿条件)

第二天我们跟着大部队一起出发的,今天最大的挑战就是翻阅海拔5648米的卓玛拉山口,这段旅程的极限了。

这种徒步不是肉体的辛苦,是高反带来的痛苦,走十步喘五分钟,走十步喘五分钟...

小马哥说高反头疼、嘴唇发紫属于正常现象,如果指甲发紫说明高反比较严重应该提高警惕了,我想的是撑过去就没事了。

有人说来西藏一趟可以净化灵魂,这个我不清楚,我想很多旅行者在高海拔骑行、徒步这么辛苦甚至是痛苦,在震撼心灵的风景和肉体的痛苦交织中应该很多事情都释然了吧,能释然的肯定都释然了,释然不了的或许也很难释然了。

爬了很长时间终于登上了这个垭口,我们在最高处合适的位置升起了风马旗,双手合十...在登这个垭口的一路上想的唯一的事情就是回去了好好生活。人生只有一次想经历的就要努力去争取。

(山后面的风景还是那么粗旷迷人)

第二天徒步了32公里,结束了我们的转山路,跟小马哥和Echo在山下的小店庆祝我们的胜利,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半,感觉好像发生了很多很多事情,经历了一天四季变化的风景,见证了生死,身体和精神的痛苦...

“身体在地狱 心灵在天堂—— 写给三十岁的自己拉萨出发往返两千多公里冈仁波齐两天一夜徒步转山52公里海拔4645-5652米我答应给自己的三十岁礼物终于圆满一路走过了春夏秋冬四季 也经历了酸甜苦辣人生一路见证了奇迹 也亲眼目睹了生死未来 用爱丈量这个世界”这是小马哥转完山发的朋友圈文字。

傍晚七点转完的山,回到了塔钦镇上在一家饭馆门口看到停着一辆丰田霸道,冀A牌照,我老乡呀,进了饭馆主动勾搭了一下,老乡是七八个人国道318自驾过来的,我说我一个人过来的,这种地还能碰到老乡,很神奇,所以进来跟你们打个招呼.然后老乡非让我坐下来一起吃饭聊一聊,然后就一起吃了饭。走的时候眼神里充满温柔的美女姐姐送了我 两颗 德芙巧克力。

旅行就是这样,你纯粹一些,你主动一些,就会有故事。

晚上住的冈仁波齐下面的塔钦镇青旅里,卫生间有人在洗澡,放着许巍的《第三极》,久违了同路人...小胡一个人毕业工作两年后辞职,一个人出来骑行,大学时候就喜欢骑行,因为当时没有钱骑行的路程都很短,现在一个人出来骑行了四十多天,环线新疆南疆然后到西藏,今天凌晨五点出发一天转完了冈仁波齐。

第二天小胡叫了个车,人和车托运到了拉萨。我搭了三辆车,两辆旅游的车,一辆特警的车,回到了拉萨。时隔三年再次体验了搭车,估计也是最后一次,共计400多辆。

在路上碰到过很多个孤独的旅行者,他们看起来孤独但内心丰盈,每一个背影都会给你一股强大的力量。

晚上在冈仁波齐山下青旅里定位发了一条朋友圈:

“你也曾经追问,然后沉默;因为没有草原,就忘了你是马”

去年朴树的一首《The fear in myheart》被电影《冈仁波齐》用做了主题曲,但改了名字叫《No fear in my heart》。很励志的名字,很好的歌词,改了歌名的这首歌感觉朴树给人的印象也明亮了很多。而这首歌也是朴树去年新专里我最喜欢的一首,希望这首歌也能赋予你更积极地意义。

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

我依然喜欢怀旧往事,也不迷失未来的方向。

希望有机会你也去看看中国第六代导演张杨拍的《冈仁波齐》。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确的,但若干年后,人们仍可以从这部影片里,看到有一个民族还这样生活过。神山圣湖不是终点,接受平凡的自我,但不放弃平凡的理想和信仰,热爱生活,我们都在路上。”

生活的磨砺,开始让我们渐渐失去锋芒,学会了妥协,学会了隐忍。其实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我们心中都应该有一条朝圣的路。希望你依然热爱生活,勇敢一点,我们都在路上。

有一天我们也会坐在小酒馆昏黄的灯光下,聊起来时的故事。



这篇有关于 #尾巴旅行# 一生必去一次,走在西藏朝圣的路上 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