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生活 >

鹤壁市山城区“兴产业”“稳就业”“助消费” 多措并举促增收

来源: 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0-03-25 点击:

今年以来,鹤壁市山城区按照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聚焦“三精准、三保障、三落实”,紧盯贫困人口脱贫、脱贫人口防返贫,以“兴、稳、助”三字为重要抓手,多措并举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一、“兴产业”夯实根本之策

鹤壁市山城区始终将发展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根本之策,着力构建了“南种、北养、中休闲”的产业发展格局。南部片区发展特色种植业,培育了正合林果、蚂蚁山等11个产业扶贫基地,打造食用菌创业小区、奇异蔬菜采摘园等带贫合作社,带动340户530余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增收,食用菌创业小区产业覆盖率达到100%。北部片区利用贫困村闲散资金,建立欧标青年鸡养殖基地,进一步扩大群众养殖规模,同时与柳江、郭氏、博龙等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养殖、寄养托养”等模式进行产销对接,保障群众收入。在中部片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实施“全域旅游+扶贫开发”战略,依托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石林会议旧址”和鹤鸣湖资源优势,建设贫困群众就业长廊,免费提供经营摊位,吸纳200余名贫困人口灵活就业。2020年持续加强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已谋划6个产业扶贫类项目,投入资金1631万元,占投入总资金的62.73%,涉及旅游、特色种植、养殖等内容,加快推动整体布局建设,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收官之年让贫困群众再增加一项产业扶持措施。

二、“稳就业”保民生促增收

今年恰逢新冠疫情爆发,受疫情影响贫困群众转移就业,务工收入大幅降低,给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带来不小的压力。为切实缓解贫困群众就业压力,山城区多部门联合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举措,促进群众就业增收。一是全面摸底。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要求,对全区建档立卡户疫情期间就业状况、就业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等情况逐户走访、逐人摸底、逐一登记,针对每户建立《受疫情影响贫困户外出务工意愿、就业服务和产业发展需求采集表》,做到务工意愿、培训意愿、就业情况“三清”。二是内供外输。抓住本地企业复工复产时机,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务工,目前全区11个带贫企业全部复工,吸纳贫困劳动力495人。同时大力开发扶贫小微岗位,利用光伏、村集体经济、扶贫产业等资金增加设立315个小微岗位,安排弱劳动能力贫困群众村内务工,增加务工收入。成立就业工作专班,通过网格员和片区包村干部排查外出务工意愿信息并建立台账,协助办理各式证明,让他们安全返岗。据统计,当前已务工贫困人数1642人,区域内务工1155人,区外务工487人,转移就业率达到90%。

三是专项基金。持续开展“千企帮千村”活动,充分动员非公有制企业带贫积极性,设立就业扶贫专项基金,通过吸纳就业、打造特色产业、捐赠村集体等共建方式助力脱贫致富,打通贫困人口就业增收途径。通过“千企帮千村”38个对口帮扶企业已帮助解决就业400余人,在产业帮扶基础上,公益捐赠帮扶114万元。

三、“助消费”打造“1+N”模式

山城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互利共赢”的原则,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扎实做好贫困乡村农产品产销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消费,推动消费扶贫向纵深发展。在市区全力打造区级“消费扶贫服务中心”,镇办实地安排直销点和村级电商销售点,形成中心带动引领、多点互为支撑的“1+N”消费扶贫模式。消费扶贫服务中心采取“政府+企业”机制建立实体门店,由专业团队负责运营管理,全面负责产品收购、策划包装、营销宣传和售后服务,在各镇办设立产品直销点,面向城区居民销售产品,各村建立电商销售点,线上和线下同步销售产品。目前建立1家“消费扶贫服务中心”、4家产品直销点和5家电商销售网点,包装注册“金薯记”粉条、“将筠岭”小米等产品12个,认定“三品一标”4个,年销售额达200余万元,实现产品规模化进城,产销无缝化对接,巩固产业扶贫成果,助力消费扶贫。




这篇有关于 鹤壁市山城区“兴产业”“稳就业”“助消费” 多措并举促增收 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