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 >

银头太公—郑洧

来源: 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8-10-24 点击:

明太祖朱元璋削平群雄,灭亡元朝,统一中国,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了大明皇朝。但是,经过二十年的战争的破坏,田地荒芜,饿殍遍野,十室九空,人烟断绝。

明朝建立后,战争的创伤还没有抚平,租税收入减少,劳动力严重不足,老百姓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生活相当艰难困苦。

明太祖是一个平民出身的皇帝,深知百姓疾苦和恢复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下诏全国桑、麻、谷、粟、税粮、徭役,尽行蠲免三年,集中力量振兴农业,用移民屯田,开垦荒地的办法调剂劳动力的不足;用兴修水利,种植桑、棉的办法,增加农业生产的收入;用官给耕牛种子,垦荒地减免三年租税,解决农民的困难。

洪武四年九月,明太祖命户部计算土田租税,以纳粮一万石为一区,选占有大量土地纳粮最多的大户担任粮长,负责督收和运交税粮。作为江南望族的家长郑濂也被推为粮长,负责一邑税赋催收和督运。凡粮长按时运粮到京师,朱元璋都要亲自召见,有才干的则留下做官。从此,郑濂受知于朱元璋。

洪武二十年,明太祖又命国子生武淳等分行州县,编制鱼鳞图册。但在编制鱼鳞图册的过程中,一些田户和粮长与官府勾结,营私舞弊,隐瞒田产,或把自己的田产诡托在亲邻和佃仆名下,或乡里欺骗州县,州县欺骗郡府,或用洒派、包荒、移丘换段等种种手段逃避朝廷因纳的赋税和徭役,奸弊百出,十分混乱。

朱元璋察知后勃然大怒,下令严刑重法除灭奸顽富豪之家和贪官污吏,只要有人告发,不论实于不实,一律处死。郑义门的家长郑濂既为粮长,虽受知于朱元璋,不幸也受其连累,法当押解京师问罪。正要启程,郑洧听到消息后,毅然挺身而出道:“此行凶多吉少,必死不返。兄长年高八十,白发苍苍而远行,若客死他乡,人们会说我们郑义门无人,我能够死于兄弟情义,才不愧因代弟死于扬州的祖父德珪公呢。”郑濂不许,郑洧以死相争,遂代兄起解。

郑洧就是笼鸡苦读的郑氏八世子弟,排行第二十,字仲宗。自幼笼鸡于卧榻之侧,每天鸡鸣即起,捧书苦读,后受业于宋濂,郑洧立志以古人自勉,言诚而信,造就他的超脱磊落,纯笃诚信的赋性。说话恪守信义,行为和气而谨慎,尊老爱幼,友爱兄弟。

被押解南京后,朱元璋正在气头上,不问青红皂白,竟被处死,事后查明,郑濂系无辜受累,郑洧属冤屈而死,朱元璋闻知后深感痛惜,十分哀悼,忙用银铸成郑洧头像一尊赐给郑濂,大礼安葬郑洧,

谥号贞义处士,以告慰郑氏。郑洧保护兄长,毅然替死的舍身取义之举,感天动地,可歌可泣,郑义门世世代代铭记不忘,尊称为“银头太公”。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

如对图文内容有疑议或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后台联系。

素材提供|江南第一家

编辑|三叔

审核|顺流逆流

如果你有游记、攻略、原创文章等稿件可发送至以下邮件,一经采用即可获得景点门票或酒店房券。



这篇有关于 银头太公—郑洧 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

    相关阅读